首页 -

- 文章正文


投资十年:一个韭菜的自我修炼

  lucy22668      2024年01月30日 星期二 上午 9:06

我的投资生涯有多长了呢?如果从开户算起,将近10年了,如果从真正参与交易或者够格被称为活跃用户开始算,应该差不多两年。我把这十年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,介绍成长经历。

(一)不知道自己不知道:半年亏损60%

初次接触炒股是大学二年级(2002年)的时候。当时班上有位比较时髦的同学,不知道从什么渠道知道了炒股这回事。然后就跟我们大讲股票的事情,游说我们去开户。当然,我没有去开户,那个时候连电脑和手机都没有,饭都吃不饱呢。但是,他后来自己真的去开了个户,而且还融资加杠杆了——向同学们借了一些钱投资股市。第一个月据说赚了一些钱,还请这些借钱的朋友吃饭了。不过,后来了就再也没有听说他谈论过股票或请别人吃饭了。大家都知道,上证指数20012005年经历了5年的熊市,从最高2100多点跌到了998点。后来,他也没有从事股票投资相关的工作,估计也从来没有炒过股。在他眼里,或许中国股市就是一个“胶肉机”。(最近大学同学聚餐,听说他股灾前没经住诱惑又入了股市)。

再次接触股市是五年后的事情了(2007年)。大家都应该记得,2006-2007年,由股权分置改革作为导火线,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大牛市,上证指数从不到1000点涨到了6121点。没错,你猜对了,我就是在接近山顶进入股市的,5000多点吧。虽然自己当时也写一些公司财务方面的论文,其实对股票一窍不通。当时班上已经有几个人在炒股了,经常能听到他们几个股神在宿舍坐而论道,刚好那段时间获得了一笔不菲的奖学金,于是也跃跃欲试,开了一个账户。

开户后,就迫不及待地想去买点什么了。要买什么股票呢,我是不知道的。刚好那段时间建设银行上市,有同学中签了,很是高兴。建行首日也涨了百分之三十几,中签的同学高兴坏了,到处宣扬。我也因此关注了一下这家五百强公司,研究了几十分钟,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买入了。第一次买股票的心情就像是初恋见面,一直盯着看,一看几个小时也不厌。不过,当天的行情有点波澜不惊。第二天九点半开盘,准时继续看盘,刚开始的新手都是喜欢看盘的,百看不厌。突然间,盘中一股神秘的买盘将股价迅速拉起,价格一路上扬,当天涨了8.64%。虽然赚的钱不多,但是却高兴坏了,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能笑出声,早上被自己炒股的天赋惊醒。随后两天,又涨了一些。作为新手,自然是坐不住,赶紧卖出获利吧。

通过第一支股票的交易,我得出一个结论,股市就是送钱的,股市就是“提款机”。随后就是疯狂的交易,估计每天都有交易,持有一支股票的时间很少超过一周,也就不记得这些股票的名字了。至于买这些股票的理由,也不太记得了,可能主要是道听途说,班上的股神推荐的吧。这段时间大盘还没有到顶,还在涨,所以总体上还能保持盈亏平衡。

后面买的两支股票记得很清楚,一支是雅戈尔,同学推荐的,推荐的理由是这货持有很多金融资产;另一支是惠泉啤酒,估计也是朋友推荐的。这两支股票记得清楚是因为持有时间比较长,因为大盘很快到顶了,开始急转直下。我当时的口号是“喝惠泉啤酒,穿雅戈尔”,真够幼稚的。记得那时候不知道受到了什么刺激,理了一个光头,由于我经常推荐惠泉啤酒,大家又送给了我一个外号:“惠泉大师”。当时,还买了另外一支非常著名的股票,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满仓中石油。”

我买了中国石油,当然不是中的新股,是在新股上市首日买入的。当时发行价是16元多,因为港股差不多这个价,但第一天还是涨到了48元。很多人预测还会继续涨,不知道他们什么理由,也没有人问为什么香港只给16元的估值,大陆涨到了48元了还嫌便宜。其中有一个著名的博客写手“老沙”更极端,他预测中石油能涨到100元。他同时也预测中国股市能涨到一万点,还很煽情的说,如果股市到一万点,请大家一起去香格里位旅游,开着大卡车,在车上边唱歌边喝啤酒。这个人从2006年到2007年就一直唱多,大牛市中当然是对的比较多。他虽然对股市一窍不通,但文笔很好、很有煽动性,据说是个作家,结果在牛市中名声大噪。

我站在高岗上,持有中国石油、雅戈尔和惠泉啤酒这三只股票。一年多的时间,中石油从48元跌到了10元多一点,雅戈尔从34元跌到了8元,惠泉啤酒跌得比较少,从10元只跌到了4元。我在最高点买了这三只股票,亏掉60%当然一点也不难。不知道为什么,那时候也没有止损的意识,就是看着他一天天得跌下去,心如刀割。虽然被伤得很深,但总是希望他有一天会反弹,就像期待一个浪子回头一样。有时候实在受到了,想割肉,又怕他突然反弹,就像怕分手的恋人又突然回来找我了。实在支持不了了,就去看看“小沙”的博客,他还是在坚持看太多。那怕最后大盘从6000点的时候,他还在说,不要在春天里砍树,要在春天里播种。我大概是在大盘2800点的时候卖出股票的吧,因为我要毕业去广州读博士了。我看看现在的点位,比我割肉的点位也高不了多少,甚是欣慰。我持有的中石油,现在的股价比我当时割肉的股价还低呢。如果我一直持有的现在,估计现在也解不了套。

从此以后,我退出了中国股市,准备好好继续深造,研究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。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股票投资经历,就是简单几个字: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”。不知道宏观分析,不知道行业分析,不知道股票估值,不知道技术分析,不知道行为金融。最重要的是,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。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何那么SB

(二)知道自己不知道:躲过两次股灾

一朝被蛇咬,八年不炒股。2008-2014年间,基本上没有关注过股市。一方面是因为2008-2012年间在求学,一心在研究中小投资者保护问题,另一方面因为刚工作时比较穷。2012年工作后,交完房租,只剩两万元,买过一支股票,又亏了40%。当时买的苏宁云商,因为有高管增持,中间卖过,后来又买回来了,因为有市价竟然大幅低于定增价格。虽然这次买苏宁卖叕亏了钱,但是重视高管和大股东增持信号这一理念后来还是保留下来了。

2015年初股市涨得很好的时候,身边很多人已经开始谈论股票,我还是一心只想做研究,一是因为没什么钱,二是因为股票账号还在以前读书的地方。但是,突然有一天,老婆大人说她开了一个股票账号。因为她听他们单位的同事天天谈论股票,觉得我作为一个会计老师不去炒股天理难容。我其实应该明白,当各大办公室上班时都开始谈论股票时,股市已经进入疯狂模式了,离泡沫破裂已经不远了。但是,既然开了户,市场又这么好,我还是没忍住拿点小钱试一试。

有了上次惨痛的投资者风险教育经历,这次我就谨慎得多。当时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我就说过,老师要进入股市了,提示一下风险,一般我进入股市,就意味着牛市要终结了。此外,四年的博士学术训练和两的工作经历,我的思维水平应该比硕士刚毕业时上了几个台阶。

我提炼出,炒股赚钱无非靠两个能力: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。如果即具备选择能力,又具备择时能力,那就是天才,应该去选择几个好公司、根据市场形势调整仓位,收益率很高不在话下。如果不具择时能力,只有选股能力,应该选几只好股票一直拿住,不管市场涨跌。如果不具选股能力,但有择时能力,可以买基金,根据市场形势调仓。如果两个能力都不具备,那就不要碰股票,或者把钱交给别人管理,或者基金定投(每个月工资定期买入指数型基金)。

当时觉得自己应该没有选股能力吧,毕竟机构在知识、时间和经验方便都更牛,那么多基金都在对个股进行精挑细选。觉得择时应该相对容易一些,毕竟股市的趋势一般不会轻易改变。

我彻底误入歧途了!

于是就在2015年创业板泡沫接近顶端的时候买了一些创业板基金,在那个疯狂的时候,指数基金一天的涨跌幅都能超过4%以上。那段时间连我们班一个做实业、极度讨厌万恶资本市场的家伙都坐不住了,在接近牛市顶端的时候买了创业板指数基金。他通过认真分析后得出结论,创业板涨到一万点压力不大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,至今还没解套。

在研究的基金的过程中,发现了一个比基金更好玩、更刺激的证券——分级基金。分级基金的母基金相当于普通的基金,母基金可以分为两个子基金,分级A和分级B。分级A类似于债券,分级B则相当于加了杠杆的基金。如果标杆是3倍的话,母基金一天涨2%的话,分级B的净值就能上涨6%,刺不刺激!很刺激,所以当牛市顶端的时候,分级B很受追捧,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创业板B和互联网B。有多欢迎呢,创业板的净值只有1元,然后交易价格可以到150%,也就是市场愿意以150元的价格购买价值100元的东西。

分级B加了杠杆,可以像股票一关交易,交易很方便。那段时间,我开始玩分级B,由于比较谨慎,买的并不多。随着对分级基金研究的深入,发现分级B严重溢价,但没什么风险的分级A由严重折现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。一旦市场下跌,分级B的风险巨大,将面临净值和溢价的双杀,而且是带杠杆的。股灾期间,10万的分级B几天可以变成1万。很多人发现自己账户的钱从10万变成1万,都没搞明白怎么回事,这种人还不在少数。

当我发现市场风险加大的时候,卖出了分级B,买入了一些分级A。股灾期间,基本持有分级A。理论上,股市下跌时,分级B溢价下降,分级A价格应该上升。但股灾期间分级A一开始竟然还是跌的,又一次非理性。不过,总体上,股灾后的几个月,分级A几乎上升了20%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持有分级A,不但财富不受股灾影响,而且还能在股灾期间收获20%的几乎无风险收益(分级A相当于年化6%的债券)。

股灾1.0期间,靠风险意识和分级A规避了损失。股灾2.0则靠HB(分级B)减少了损失。2016年,融断机制的推出引发了股灾2.0。三天之内,上证指数下跌了近20%多。由于我那段时间持有HB(香港的国企指数),受到的影响较少。为什么我会持有HB,原因是因为我之前写过一篇论文研究AH溢价(发表在南开管理评论)。文章发现,同一公司即发行A股,又发行H股,A股和H股的价格竟然是不一样的,有时相差数倍。总体上,A股的价格比H股贵,所以称AH股溢价。这个AH股溢价会波动,2014年的时候,曾经出现过A股比H股还便宜的时候。如果你长期持有支AH股(比如中国平安),你可以买中国平安A,也可以买中国平安H,理论上当然是哪个便宜你就买哪个。股灾2.0期间,AH股溢价140%以上,即A股比H股贵40%还多。如果你要买股票,那肯定要买便宜的。由于我喜欢分级B,自然就买了HB,这让我躲过了股灾2.0。知识就是金钱!

HB2016年应该涨了50%以上,我没怎么赚得钱,因为拿得时间不长。那段时间港股的估值应该是历史低位,国企指数的PB只有0.8不到,也就是说整个国企指数相对净值打八折。股票非常便宜,可惜我没有经验,没有抓住机会。当时,好多人认为港股不行了,要边缘化了。港股虽然是价值洼里,但是香港已经失去了金融中心的地位。反正香港的股票非常便宜,但是很多人越便宜,越觉得不行。事实证明,便宜才是硬道理。什么东西越便宜越没人要、越贵越有人要呢,我想应该是股票。

总结一下,这段时间水平并不太行,但是也没有亏损。主要原因是,我知道自己不知道。知人者智,自智者明。

(三)知道自己知道的有限:首次收益翻倍

2016下半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让我的投资思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虽然之前靠分级AHB躲过了两次股灾,但其实并没有赚到钱,而且只是运气好,恰好那段时间在研究这两个东西。事实上,两次股灾期间,很多好公司都跌出了极度便宜的价格,如果当时在股灾期间买入美的集团和贵州茅台这样的公司,现在收益至少翻倍。当时,我还没有那个水平。

我的研究方向是IPO,所以比较关注新股的情况。有一天,看到一个新闻,说打新股的年化收益可以达到20-30%。我有点不相信,于是自己根据历史数据,用Stata软件测算了一下,如果一个账户配置16万左右,的确无风险收益可以达到20%以上。但是,打新股,需要你要相应的沪深市值,这意味着需要买股票。中国的这一制度也真是奇葩,买股票竟然可以像买彩票一样,而且你要持有股票才有资格抽奖。为了获得抽奖资格,我只好从把投资方向从买基金变成买股票。

术业有专攻,虽然学财经的,但其实对股票一无所知,并不知道什么是好股票。由于是学会计的,自然比较关注会计指标。然后就设定了两个标准,利用统计软件去选一些会计指标优秀的公司。我的标准是最近三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都超过30%。能满足这两个标准的公司其实并不多,我当时记得选出了康得新、网宿科技、三聚环保、欧菲光等公司。

三聚环保是2016年的大牛股,涨幅超150%,我当时由于水平有限,只赚了30%不到。网宿科技股价过高一直不敢买入,当我终于下定决心买入的时候,碰上了业绩变脸,业绩增速从+50%变成-20%。这支股票的亏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护城河和戴维斯双杀。虽然网宿这家公司历史表现很优秀,但护城河太浅,他做的事情BAT也可以做,BAT一进入,打价格战,他就不行了。戴维斯双杀是指业绩下滑时,估值水平(PE)也会相应下滑,股价要受到业绩和估值的双杀,一泄千里。欧菲光是好公司,可惜因为价格太高没买,错过了机会。康得新目前还持有,且是第一重仓。总体上,我利用两个基本的财务指标选出来的公司还不错,如果建一个组合,应该能跑赢95%的组合。原因是,过去三年能保持营收和利润都增长30%的公司,一定是一家优秀的公司,未来保持继续优秀的可能性比较大。香港有一家公司连续8年保持40%以上增长,这家公司叫腾讯。

2016的收益一般,5%左右,基本上不赚不亏。研究股票花的时候也不多。2017给自己定的目标很简单,不亏损、攒经验、长知识。现在目标基本达成,首次实现了翻倍的收益,远远超出了本人的预期。当然,我还是时刻保持着清晰的头脑,也许这一切只不过是运气的好,刚好今年你喜欢类型的股票都涨得比较好而已。今年研究过的股票,没有一个是差公司。买过的股票,没有一个是亏损的,所以从来不知道如果止损。一直重仓的三只股票,亨通光电、大族激光和康得新都涨势喜人。虽然中间也经历过很多纠结和折磨,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。

今年最大的收获是接触到一个本书,叫《投资中最简单的事》。投资应该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,影响股价的因素太多。如果你把所有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,你的思路一定是混乱的,而决策未必英明。唯一的出路,就是化繁为简,把投资的思路简化成简单的几条原因,严格执行。这本书提出一个观点,投资就可以简化成九个字,好公司(或好生意)、好估值和好时机。投资就是在股价低估时,以适合的时候买入好公司。关于该投资理念的介绍,后续会再详细介绍。

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收获,就是在一个投资者论坛(雪球网)注册了一个账号,写了一些文章,认识了一些朋友。上面有很多民间投资高手(大V),他们也乐于分享自己的投资经验,这可以让新手接触到各种投资理念,少走弯路。一开始,我只是看看,不怎么说话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也开始在上面写文章。由于文章还有一些阅读量,后来还写了不少文章。写文章的好处是他可以帮助你系统地思考、整理思路。写一篇文章分析一个公司,相比只是随便浏览公司的资料,对公司的了解程度和分析的深度自然要高很多。我在上面认识了一些爱写文章的朋友,有些还加了好友。发现一个现象,喜欢写公司研究文章的人,今年的收益都超过了80%。写文章的代表着喜欢研究、喜欢思考、喜欢总结,而这正是普遍的韭菜最缺乏的品质。

当然,最最重要的收获还是发现这些年受的学术训练,还有学到的经济、会计、金融理论知识,得到了应用,对这些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。并且利用这些训练和知识赚到了一些小钱,证明了知识就是金钱,这远远并赚钱带来的乐趣更大。这看起来像是在矫情,但实际不是。

总结一下,这段时间收益不错,主要原因是知道了一些东西。知道了正确的投资理念,初步理解什么是好公司、好估值和好时机。后续会毫无保留的继续分享我所知道的有限知识。同时,我也清晰地认识到,我知道的东西还是比较有限的,后续也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些有用的新知识。敬请期待!

分享是一种美德!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已的投资成长故事。

投资十年:一个韭菜的自我修炼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仅供学习、参考、了解,不作为投资建议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