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经热点 | 监管定调!2024年金融怎样支持实体经济?专家解读...
lucy22668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上午 8:10
财经热点
来源:金融时报
编者按
日前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,总结2023年工作,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。会议强调,精准高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,统筹做好“五篇大文章”,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着力支持扩大有效需求,持续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,切实提升金融消保工作质效。
2024年作为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,围绕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金融监管总局给出了哪些更加清晰的目标和更加明确的方向?
一
统筹做好“五篇大文章”
过去一年来,围绕做好“五篇大文章”和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银行保险机构交出了一份出彩的“答卷”。监管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末,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.2%,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.1%,其中,中长期贷款增长29.1%。加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,高技术产业贷款增长22.6%。集成电路共保体提供保险保障1.1万亿元。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27.2万亿元,同比增长31.7%。2023年,绿色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2297亿元,赔付支出1214.6亿元。
“2023年,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,支持实体经济更加精准有力。”业内人士在接受《金融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这主要表现为:一是金融资源更多地用于科技创新、先进制造、绿色发展、普惠小微、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这些领域贷款增速显著快于一般贷款增速;二是全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,贷款定价水平持续下行;三是《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》引导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,根据初创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需求,针对性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;四是引导金融机构把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有力支持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此次会议提出,要统筹做好“五篇大文章”,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。对于这一要求,我们应如何把握?
“‘五篇大文章’的核心是支持以新质生产力为特征的实体经济,而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,‘五篇大文章’实际上是相辅相成,互为犄角的。”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、研究员刘英告诉《金融时报》记者,这就要求“五篇大文章”融合发展,要以科技金融强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的发展;要以绿色金融支持低碳发展的技术改造,支持包括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;要以创新养老金融体系体制来支持养老产业、养老服务的发展;要以普惠金融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,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;要以数字金融支持数字经济、数字贸易发展,以及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内嵌式发展。
“在全新的金融监管体系内,金融供给将更有力度地服务实体经济。”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程瑞表示,金融资金将更加精准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,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、先进制造、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。与此同时,要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创新手段,提升服务质效并优化融资成本。
二
着力支持扩大有效需求
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“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”。与之一脉相承的是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此次会议也提出要“着力支持扩大有效需求”。
对此,专家告诉《金融时报》记者:“目前,我国经济虽然在加快恢复,但恢复的基础并不十分牢固,内部需求收缩等压力较大,有效需求仍然不足。在这种情况下,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回升,必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。金融系统应采取更加全面灵活的措施,为扩大有效需求提供更有力支持的服务。”
那么,下一步,金融业支持扩大有效需求的着力点在哪里?
“2024年,提振居民消费是扩大有效需求的重中之重。”专家建议,继续采取更有力有效的政策激发有潜能的消费,加快发展消费金融,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。同时,应以更坚决的态度出台一揽子、系统性的政策,全面提振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和预期,稳住和扩大居民住房消费。
对于金融机构而言,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?
一方面,金融机构可充分应用金融科技理念和手段,通过获取多方数据和信息等方式对新市民等用户群体进行精准画像,创新信用评价方式,针对用户就业、创业、消费等不同阶段的需求,推出期限灵活、额度和费率适中的产品;另一方面,开发大宗消费金融产品是当前关键,可加强与汽车经销商、电商平台、商场超市等合作,加强大宗消费金融场景建设,推出更多的汽车、旅游、家电消费信贷产品,丰富大宗消费金融产品线。
三
持续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
眼下,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。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研究统计,我国金融包容性获得显著增强,普惠金融服务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,部分指标已居于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前列。
根据监管最新数据,截至2023年末,普惠型小微企业、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3.3%、12%。普惠型涉农贷款达12.59万亿元,同比增长20.34%,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4.98万亿元。
此次会议强调要“持续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,切实提升金融消保工作质效”。那么,我们如何理解“普惠金融服务能力”?
对此,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告诉《金融时报》记者,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不仅包含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优质金融产品的能力,也包含确保金融消费者从金融服务中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能力。
“当前,服务能力不足的确已成为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一大障碍。”在专家看来,金融机构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需要从多方面着手,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,围绕着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需求,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;要加强数字化建设,提高服务效率,扩大服务边界,为不同地域的金融消费者提供实时高质量低成本的金融服务;要提高金融服务的社会生态价值的能力,提高金融服务于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能力。
此外,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金融健康水平和金融能力也是题中应有之义。“由于金融消费者的能力有限,对金融产品的特点了解不足,不能正确地使用金融产品,导致不良的效果。金融机构有责任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金融能力,确保金融产品产生良好的效果。”莫秀根表示,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消费者保护的工作效果。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侵删
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仅供学习、参考、了解,不作为投资建议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